威廉希尔WilliamHill·足球(中国)体育官方网站
绝区零妮可被吃乳头 最近更新|更新列表|字母检索|下载排行|苹果专区|分类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专题合集 → w3u7903ejky2ywls

在中国,IDC服务还是门好生意么?丨看财报

在中国,IDC服务还是门好生意么?丨看财报

近日,中国两家IDC(互联网数据中心,Internet Data Center)服务商龙头世纪互联与万国数据纷纷发布了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从财报上显示,收到AIGC对于算力需求的影响,两家上市公司的财报数据都有可观的增长,但在这背后,在中国IDC服务商的商业化变革仍存在一些掣肘。

财报“意料之中”

世纪互联、万国数据两者作为中国IDC服务商中的翘楚,经常被人放在一起比较,从本季度发布的财报来看,两者的业务倾向夜有所不同。

世纪互联方面,2025年第一季度总营收同比增长18.3%,达到22.5亿元人民币;经调整EBITDA同比增长26.4%,达到6.82亿元人民币;经调整EBITDA利润率同比提升1.9个百分点至30.4%。

截至2025年3月31日,基地型IDC运营总容量环比增长18.1%,新增约88兆瓦达573兆瓦;基地型IDC上架容量环比增长23.9%至437兆瓦,新增上架容量创历史新高约84兆瓦。城市型业务运营容量为51,960个机柜,上架率微增至63.7%,本季度城市型机房单机柜的每月经常性收入增长至8,898元。

为了进一步满足不断攀升的算力需求和国内蕴藏的巨大市场潜力,世纪互联持续在核心城市及其周边深化资源布局。在资源储备方面,目前世纪互联有8个在建数据中心,其中6个位于环京地区,2个位于长三角地区,未来12个月我们计划交付377兆瓦。截至3月底,基地型数据中心在建容量为377兆瓦,在建容量预签约率稳定在81.6%。

2025年第一季度总营收同比增长18.3%,达到22.5亿元人民币。其中,非IDC业务保持平稳,IDC业务增长强劲。作为核心增长引擎,基地型IDC营收同比增长86.5%至6.73亿元,在本季度再创新高;城市型IDC净营收为9.68亿元同比增长4.8%。经调整EBITDA同比增长26.4%,达到6.82亿元人民币;经调整EBITDA利润率同比提升1.9个百分点至30.4%。

万国数据方面,2025年第一季度净收入为27.232亿元人民币(3.753亿美元),同比增长12.0%;调整后EBITDA达13.238亿元人民币(1.824亿美元),同比增长16.1%;经调整EBITDA率为48.6%。

2025年第一季度,万国数据数据中心使用面积同比增长14.6%,本季度新增使用面积为18,687平方米,主要来自北京、廊坊和深圳的数据中心;截至本季度末,公司数据中心总使用面积达462,423平方米,使用率提升至75.7%。

布局已呈现差异化

具体来看,在AIGC的影响下,世纪互联将业务更聚焦在国内的基地型业务上,世纪互联集团创始人、董事长陈升在业绩说明中表示,截至2025年3月31日,基地型IDC运营总容量环比增长18.1%,新增约88兆瓦达573兆瓦;基地型IDC上架容量环比增长23.9%至437兆瓦,新增上架容量创历史新高约84兆瓦。城市型业务运营容量为51,960个机柜,上架率微增至63.7%,本季度城市型机房单机柜的每月经常性收入增长至8,898元。

除此之外,陈升表示,第一季度世纪互联还赢得一家智能驾驶客户6兆瓦的基地型业务订单,以及获得来自互联网、金融、本地生活、智能驾驶和游戏行业客户总计约4兆瓦的城市型业务订单。

万国数据方面,则将重心放在了海外布局业务上。早在2022年,万国数据成立了GDS International,并在今年1月正式更名为DayOne,更名的同时,DayOne成为独立运营实体,并计划在未来18个月内完成上市。

2025年第一季度,DayOne新增数据中心签约容量70MW,总签约容量超530MW。

业务拓展方面,DayOne再度取得实质性进展,一方面就泰国数据中心与客户达成明确签约意向,另一方面成功进军欧洲市场,在芬兰落子首个数据中心项目,并已与客户签约。这两个项目总容量预计将超过220MW,预计将使DayOne 2025年全年预签约容量超过750MW,并提前实现三年内1GW的预签约容量目标。

万国数据公开资料显示,DayOne核心目标是依托万国数据在中国本土积累的数据中心运营经验,拓展东南亚、日本等海外市场,形成“国内+国际”双引擎战略,推动全球数字基础设施布局。

商业化变革仍是考验

IDC服务商在中国由来已久,起源可以追溯到1990年代,随着互联网进入中国,也兴起了一批IDC服务商,作为数字基础设施的“物业”,他们承载着社会底层数字基建重要支撑的责任。目前来看,成立于1999年的世纪互联与成立于2000年万国数据,是我国IDC服务商中发展最好的两家。

但商业模式上看,目前国内IDC服务商都在“求变”,一方面,对价格越来越敏感的用户群体,让机柜的价格不断下降;另一方面,传统的商业模式已经不足以确保IDC服务商的发展与生存。显然,传统的租赁模式在中国,乃至国际上来看,对于IDC服务商而言,都不再是一门好生意了。

在此背景下,各大IDC服务商都在求变。世纪互联在2024年11月,世纪互联与大家保险集团旗下另类资产投资管理平台大家投资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签署协议,共同设立Pre-REITs基金,投资于包括算力中心在内的大基地型数据中心资产。本次双方设立的中国数据中心领域的Pre-REITs基金是行业里程碑式的重大合作,也是国内数据中心行业所有REITs类项目的行业首发。而Pre-REITs离真正的REITs化运营还差了很远。

今年第一季度,万国数据也完成了此前宣布发行的权益型资产支持证券(“ABS”)——“中信证券-万国数据2025年第1期数据中心持有型不动产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可持续挂钩)”的交易。

除此之外,润泽科技、光环新网等IDC服务商也在新的商业模式上进行探索。

另一方面,国际上其实已经有不少成功供中国IDC服务商参考。比如,国际巨头‌Equinix,不仅仅局限于“物业”业务,除了基础的数据中心服务与网络连接服务以外,‌Equinix还为用户提供多云生态系统的服务。在提供高性能、低延迟的物理主机托管解决方案的同时,还为用户提供了虚拟主机的托管服务。

Digital Realty Trust也在为用户提供中立的数据中心服务的同时,还为多个行业垂直领域的客户提供服务,这些服务包括了云信息技术服务、通信和社交网络、金融服务、制造业、能源、医疗保健和消费品等。

除此之外,国内一直没有成功落地的数据中心REITs化运营方面,国际巨头也早已探好路了,截至目前,全球范围内已经有多个数据中心REITs成功上市并运营,如美国的Equinix、Digital Realty Trust、CyrusOne、CoreSite和QTS Realty DC REIT,以及新加坡的Keppel DC REIT等。这些REITs通过收购、自建和运营数据中心,为投资者带来了可观的回报。

以Equinix为例,该公司在2012年宣布向REITs转变,并于2015年正式成为房地产企业。转型REITs后,公司经营杠杆大幅提升,并推动业务快速增长。市值大幅上涨,同时收入和EBITDA也实现了快速增长。这充分展示了数据中心REITs的潜力和优势。‌

不过国内也有一些房地产方面的专家对国内数据中心REITs化运营持不看好的态度,此前曾有某头部房地产运营人员对笔者表示,REITs化运营能否成功的关键在于——能否让投资者看到可观的资金增长点,但国内数据中心的资金是固定的,增长趋势并不明细,这可能将是除了政策引导以外,国内数据中心REITs运营最需要解决的难题之一。(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作者|张申宇,编辑丨盖虹达)

相关推荐:小🐔🐔伸进🈲🔞🔞54 继夫把腿张开臊烂开荤粗 男生自慰时把精子喷在我脚上

分享: 2025-05-30 05:08:25 共81款

电脑

安卓

苹果

相关合集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网友粉丝QQ群号:766969941

查看所有0条评论>>